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时间:2025-02-05 13:51:11
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总结1

经过了四天的新课程培训,我们分别听了连江一中的郑锋老师《在思想方法引领下的高三复习课程设计》、柯跃海老师《高考数学复习目标的确定与实现》、国家培训师王光明的《数学教学研究与成果表述》、以及王钦敏《突出思想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等多位专家的讲座,几位专家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解读,深受教育,提升了教育教学的理念,让我对高中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仅了解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还了解了新教材的设计思路、内容、结构和新教材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等。过去的数学教学以传授知识、提高技能为主,而新课程它更多关注的是人,让学生更好的发展、持续的发展、终身的发展。

数学新课程实践,既体验了改革的艰辛,也收获了新课程实验的成果,同时,也深切地认识到,从数学课程标准到新教材、从课改目标到教学现实、还是从教师到学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与矛盾也正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经过这四天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

一、使我更清晰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对于新增部分大学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

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高中数学新课程。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数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数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应当在保证“双基”落实的前提下,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试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积累有益经验。新课程,给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这样才能得到发展。

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总结2

作为一名刚踏进教育行业的新教师,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的新教师培训,在培训中受益匪浅,思想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有了新的教育理念,成功地实现了角色的转变。由于我教的是中职生,中职生有一个通病——懒惰,不爱学习。在这次培训之前,我一直都在想,怎样教会学生“愿学” “会学”的能力?如何才能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愿学”的愿望,但如何才能把这种愿望变成现实,这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很棘手的问题。外部环境的刺激能使学生发生这种转化,教师的有效施教更能推进这种转化的实现。

1.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第一,采取培养“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兼容的策略。

直接学习动机是指由学习活动本身或科学内容的吸引而直接引起的内部动力。它往往具有近景性,比较具体,有实效。间接学习动机是指由于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而产生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它具有远景性、持久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教师既要抓住学生的“直接动机”,又要抓住学生的“间接动机”,因为这两种动机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促进的。

第二,采取培养“高尚学习动机”的策略。

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应当培养他们的“高尚学习动机”,因为只有学生明确认识到他当前的学习与祖国的兴旺、民族的振兴有联系,才能确立起远大的、高尚的、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第三,采取满足或增强学习需要的策略。

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来满足或增强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便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兴趣就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

兴趣在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第一,兴趣的定向作用,即一个人选择学什么,不学什么。第二,兴趣的动力作用,即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学生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第一,采用兴趣转化的策略。

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与间接兴趣(对活动的最后结果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都有作用。为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按兴趣转化的规律,交替使用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

第二,采用兴趣与理想相结合的策略。

教师应当把激发学生学习兴 ……此处隐藏12660个字……与内容、总体特点和具体编排与教学建议三个纬度为我们解读了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通过丁校长的讲解,我深深体会了部编本教材编者的匠心独运。大到立德树人的宏观目标,小到瓦当符号的传统文化元素,无不体现了编者的精心布局与安排。

每次培训都是一次心的旅行,是一条“更上一层楼”的捷径。踏着师者们成功经验的阶梯,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培训过后,我对自己和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备教材方面,张老师要求我们要熟读教材,甚至背下来,更要准确把握教材、触类旁通、了解外延。我非常汗颜,对于自己所授的内容,能准确背诵的,真的很少。丁校长对于教材的解读让我明白了如何准确把握教材,把教材读厚。那精美至极的中国元素的封面设计、那看似散发着墨香的国画古诗配图、那意蕴丰厚的卷轴版面设计、那看似不起眼的瓦当符号等等也是语文的“外延”吧!这些以前从未留意的部分,有语文、有历史、有艺术,有太多太多的内涵……原来小小语文课本中有如此大的世界,薄而轻的语文课本原来又如此厚而重……把语文课本读厚也是一门大学问啊!

语文教学,不是任重而道远的披荆斩棘,而是世外幽径的漫步寻芳,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总结14

这几天学校集中给我们培训了高中新课改,让我们提前了解新课改的内容,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各学科的模块设置,课改后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评价方法。通过这次的培训,尤其是听完孙坚教授讲解了新课改的所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后,我真是受益匪浅,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深深的思考。

此次我组的培训学习主要是针对高中英语必修和选修模块的阐述,内容侧重于选修模块的开设,校本培训课程的开发。要求我们跳出传统英语学习的旧框框,接受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改的几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我得到以下几点感悟与体会:

新形势下教学时间的减少,我想这是在课改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如果知识点讲解过多,害怕时间不够充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讲知识,相应的听说能力也不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果讲解过少,又怕学生不会运用,一到考试,分数变低,所以很难处理这种矛盾。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改,不一定在短时间内有效果,但不改一定是没有效果的。

如何既能让学生听说能力得到锻炼、理解知识,又能让学生健康(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地成长为一个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了解世界的国际公民,这是新形势下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英语课程改革地瓶颈。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本身就应该有一种“健康育人,全面教育”的观念。如果教师本身没有这种观念,这种育人意识,你就不会很好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不会很好地注重整体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能够把“爱己,爱家,爱国”的思想润物于无声地让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形成自己的一种体会,内化在自己的心灵深处。

其次,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应该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有涉略与了解各学科之间的能力,并能很好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

再次,英语教师本身要有良好的搜集材料,运用资料的能力。搜集资料并不仅仅指搜集有关本科目教材的资料,也要搜集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教育资料,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与体验,“寓教育于教育之中”。

最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不可忽视的。哲学上讲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同样,一种不合乎情理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则会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生的进步,最终影响一代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只能适合某一特定阶段,并不能成为永恒。教学方式、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在教改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认真地、用心地去实践并总结,才会形成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讲课风格,只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一种学生乐学,擅学的氛围中,让学生健康成长----这样的课我觉得是一堂好课。单纯的知识讲授是不可取的。

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总结15

岁月匆匆,离开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们的这一次培训显得是如此地重要。在这次培训中,我们更加明确了我们学校的校规校纪,学校的管理制度及对德育的高标准。除此之外,我们再一次学习了班主任管理工作。

四十天的假期虽然不算很长,但对于从未接触过教育行业的我来讲真的是好漫长好漫长。对未来工作环境的憧憬,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好奇浸润了我的脑海。因此,我想了好多关于以后教学的假设,那些假设现在看来是虚无缥缈的空谈。因此,我怀着积极认真虚心的心态参加了这次培训。这是二次培训,然而成效也是上一次的两倍。我不敢说我将能把自己这次培训中学到的东西全部运用到教学中去,但至少我会尽量去靠拢,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做得好甚至更好。然而这次培训的目标相当明确,就是要让我们尽可能快的融入到教育这一行业,让自己大步跨上云梯,更好地教育好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合格的,能在讲台上站得稳的教师。

这次培训和上次不同的地方在于分学科学习。这样更有针对性,充分使得我们新教师从具体实践中充实自己。我们英语组有17位新老师,只有我们七位是刚毕业的菜鸟,对于菜鸟来讲真的对于怎么备好一堂课,每个模块的重点难点是什么,时间的把握,知识点的深度等等来讲是一种极大地挑战。所以第一天拿到教材,翻开书本准备备课的时候完全摸不着头脑,翻前翻后不知道该看什么不知道该从哪起步。大概翻了十多分钟仍然找不着头绪,不过多亏了我们的张组长和各位有经验的老师帮助。

我们咨询了很多关于怎么备课怎么教学的问题。也许有些问题简单到好笑的地步,但他们仍然极力地耐心的地回答解释给我们听,指出我们的不足,在此,我要感谢张组长,感谢帮助我的老师们!谢谢你们!尽管得到了不少的帮助,但是我发现自己备课的时候在语言组织,环节的设计方面相当的不成熟,备的教案完全抓不重点,更不用提让学生明白了。还好组织了说课这一环节,让我突然明白,要讲好一堂课抓住重点是重中之重。于是在接下去的备课当中我首先考虑的是这一堂课的重点,再围绕这一重点展开下一环节。由于考虑到新教师成长问题,不断组织让新教师说课,演课等等,这为我们快速进入教学状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我还学习到了怎样进行有效地教学。有效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几点:一,对于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开放性,挑战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考虑教案的时候要细细分析整堂课的结构,用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很快进入主题而且又锻炼到了他们的思维能力。然而,干扰性的问题提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集中式提问,急促式提问,惩罚式提问,习惯式提问,家长式提问,重复式提问,讲座式提问等等。

教学本身固然重要,但是融入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又是学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人,学生施独立的生命体,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使他们的潜质得到更大的发挥。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培训的总结。

《高中教师培训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